
印象中我是在小学时期就看过了《情书》。不过也由于当时年纪小的关系,我已经忘记了当时候看的感觉和情节了,只是记得电影里有一个短发的女生在雪地里向天空呐喊。直到中五,我才有机会认认真真地看一遍。最有印象的一幕是电影的开头,躺在雪地里的中山美穗,然后望着天空,在一片白雪茫茫的雪地里慢慢地走着。白茫茫的感觉,拍摄得很优美。然后是在接近结尾时,博子对着天空喊“你好吗?我很好。”,博子放声痛哭的那一幕,是时候放下对“你”的感情,让自己开始一个新的旅途。导演也将男女藤井树的中学时代拍得很细腻,淡淡的暧昧和青涩时代。当年很红的帅哥柏原崇在图书馆看书的那一场戏,还有一场就是男藤井树和女藤井树一起靠在脚车灯旁,这两幕也是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这一次是第三次看《情书》,感觉和前两次看的不一样。看完后,发现到这部电影的主题应该是现在社会已经所没有的“纯爱”。博子对未婚夫的念念不忘,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的暗恋,秋山默默守护着博子,还有就是女藤井树对于男藤井树那种说不清的情感。一封给天国的信让他们对于男藤井树有不同的认识。明明人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存在在博子和女藤井树的心里。回忆是永远抹不去的。我想“死亡”也是导演想要带出来的一个讯息。男藤井树的忌日、女藤井树父亲的丧礼、女藤井树感冒进入病院都带出死亡的气息,增加了电影的哀愁感。
通常已死之人的形象在活着的人心目中都是美好的,博子对于未婚夫的感觉也是如此。但是当博子发现自己和女藤井树样子相似以后,她怀疑着未婚夫是否有真正的爱过她。他对博子的一见钟情是否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呢?不过我想博子对着天空喊“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她是真正放下了这份怀疑了,毕竟她深爱着已死的他。往事不可追,所以博子选择了放下。而另一边,女藤井树翻开图书卡后看到自己的肖像后,才知道男藤井树对她的感情。我想假设男藤井树在转学之前向她表白,或着女藤井树在当时能发现图书卡背后的画,可能结局会完全改写。不过人生是不能再重来的,这份感情太迟才收到,女藤井树已经没有办法给予他一个答案。
总体来说,《情书》带给我一种淡淡,围绕在心中的感动和哀愁。男藤井树给了博子和女藤井树一个特殊的回忆。而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也带给博子与女藤井树对于男藤井树不同的认识。回忆与现在互相交错,交织出一份哀愁和那美丽的爱情故事。不得不提《情书》的配乐,我觉得一部好的电影一定要有配合电影的配乐作为辅助。在电影原声带中,有一首音乐叫“A Winter Story”,这首音乐出现于博子在小樽的女藤井树家前写信的那一幕,和女藤井树中学时父亲的葬礼。这一首曲子给人一种哀伤,让人想哭的感觉。